主動公開
明府辦〔2022〕27號
佛山市高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
《佛山市高明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
“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各鎮政府、街道辦,區政府各部門、直屬各單位:
《佛山市高明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已經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中遇到問題,請徑向區衛生健康局反映。
佛山市高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2月12日
目 錄
第一章 規劃背景
一、社會經濟發展現狀 二、“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事業取得的成就
?。ㄒ唬┕残l生服務逐步優化
?。ǘD幼保健能力不斷加強
?。ㄈ┙】捣账匠掷m提升
?。ㄋ模┞圆》揽卦偕闲屡_階
?。ㄎ澹┬l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
?。┗鶎有l生工作有序推進
?。ㄆ撸┽t聯體建設進一步落實
?。ò耍┮咔榉揽厝〉秒A段勝利
三、面臨的主要問題
?。ㄒ唬┕残l生體系有待完善
?。ǘ┵Y源總量不足分布不均
?。ㄈ┓旨壴\療制度尚未健全
?。ㄋ模┗踞t療衛生服務薄弱
?。ㄎ澹┬l生監督能力亟待提升
四、“十四五”時期機遇與挑戰
?。ㄒ唬┬l生政策體系愈發健全
?。ǘ┤嗣窠】敌枨笕找嬖鲩L
?。ㄈ┬屡d技術發展勢頭迅猛
?。ㄋ模┕残l生風險持續存在
?。ㄎ澹┙洕l展形勢日益復雜
第二章 規劃總則
一、指導思想
二、基本原則
?。ㄒ唬﹫猿终I導 多方參與
?。ǘ﹫猿职l展創新 提升效能
?。ㄈ﹫猿诸A防為主 中西并重
?。ㄋ模﹫猿謴娀鶎?均衡發展
?。ㄎ澹﹫猿忠婪ūO督 科學管理
三、發展目標
?。ㄒ唬狈揽啬芰Υ蠓嵘?/p>
?。ǘ┗鶎泳W底建設切實落地
?。ㄈ┚用窠】邓讲粩嗵岣?/p>
四、主要指標
第三章 重點任務
一、完善公共衛生體制機制 提高應急防控水平
?。ㄒ唬┩晟浦卮髠魅静》揽伢w系
?。ǘ┰鰪娭卮蠹膊》揽啬芰?/p>
?。ㄈ┩晟圃呵凹本确阵w系
二、優化全區醫療資源配置 建成高效服務體系
?。ㄒ唬﹥灮瘏^域醫療衛生資源配置
?。ǘ﹥灮蠇D幼衛生資源配置
三、提升基層醫療機構建設 普及優質服務能力
?。ㄒ唬┩晟苹鶎俞t療機構設置布局
?。ǘ┨嵘鶎俞t療機構服務能力
?。ㄈ┙⒒鶎涌茖W合理激勵機制
四、推動中醫事業持續發展 創新特色診療模式
五、推進公立醫院高速發展 打造區域醫療高地
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完善分級診療制度
?。ㄒ唬┻M一步完善現代化醫院管理制度
?。ǘ┩七M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制度改革
?。ㄈ┘涌焱晟品旨壴\療服務體系建設
?。ㄋ模┏掷m推進全民醫保制度建設改革
?。ㄎ澹┥鐣k醫與公立醫院差異化發展
七、優化重點人群服務管理 提升居民健康素養
?。ㄒ唬┨岣邒D幼健康水平
?。ǘ┍U蟽和】党砷L
?。ㄈ﹥灮夏耆巳悍?/p>
?。ㄋ模┨岣邭埣踩巳罕U?/p>
?。ㄎ澹┘訌娐殬I健康保護
?。┨岣呱】邓?/p>
八、加快互聯網信息化發展 構建現代就醫模式
九、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ㄒ唬﹦撔氯瞬判匠隀C制
?。ǘ┨嵘瞬抨犖樗?/p>
?。ㄈ﹦撛烊瞬虐l展環境
十、優化健康戰略總體布局 鞏固衛生城市成果
?。ㄒ唬﹦撔陆】捣漳J?/p>
?。ǘ╅_展愛國衛生運動
?。ㄈ┩晟平】到逃w系
?。ㄋ模┘訌娦睦斫】捣阵w系建設
十一、提升醫學科技科研水平 推進醫療技術進步
十二、健全衛生監督監管機制 規范衛生服務供給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履行政府職能 加強政策引領
二、提升隊伍素質 強化后備力量
三、完善投入機制 推進資源整合
四、推動創新發展 促進合作交流
五、動態監測評估 確保規劃落實
佛山市高明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
“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深化衛生健康事業改革、優化衛生健康事業體系,促進衛生健康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我國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過渡期。為進一步明確高明區“十四五”時期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目標、主要任務,落實保障措施,使高明區衛生健康事業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同步,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健康廣東2030”規劃綱要》以及《“健康佛山2030”規劃綱要》等要求,結合高明區現狀和實際需求,制定本規劃。
第一章 規劃背景
一、社會經濟發展現狀
高明區位于廣東省中部、佛山市西翼,占地總面積938平方公里,下轄荷城街道、楊和鎮、明城鎮、更合鎮,共77個村(社區)。2020年,全區常住人口46.91萬人,戶籍人口33.31萬人。
高明區積極參與“雙區”建設、“雙城”聯動和廣佛全域同城化建設,加快走引領式、差異化、效益型高質量發展的道路,連續多年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浉郯拇鬄硡^建設重大戰略加速實施,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的規劃建設成為高明從廣佛邊緣地帶躍升到灣區西部樞紐城市的關鍵。2020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80.50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3.52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91萬元。
二、“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事業取得的成就
“十三五”期間,高明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把人民群眾健康放在首要位置,以保障和增進人民群眾健康為宗旨,加快推進健康高明建設。高明區衛生計生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基本完成,2020年,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1.38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升至22.80%,全區居民健康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ㄒ唬┕残l生服務逐步優化
“十三五”期間,高明區多措并舉,堅持整體謀劃、系統重塑、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提升傳染病監測預警和應急響應能力,健全重大疾病救治體系,著力從體制機制層面理順關系、強化責任,完善公共衛生體系,疾病防控水平進一步提高。2020年,高明區以高標準建設鎮(街道)5A級預防接種門診,實現全區預防接種優質資源全覆蓋,計劃免疫接種率達95%以上,常住人口兒童建卡率為100%;2020年,全區無甲類傳染病報告病例,乙類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率為207.07/10萬;嚴重精神障礙管理率94.61%;全區開展衛生監督4152間次;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提高至70.28元。
?。ǘD幼保健能力不斷加強
高明區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政策,堅持加強婦幼保健服務。區人民醫院規范化創建“產科急救中心”“新生兒急救中心”,暢通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急救綠色通道,獲得全省縣區級婦幼保健綜合能力測評第二名。2020年,全區無孕產婦死亡,孕產婦保健系統管理率95.02%、住院分娩率99.84%,常住人口嬰兒死亡率為1.84‰,7歲及以下兒童保健系統管理率98.16%,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2.89‰。高明區積極開展婦幼健康工作,為高明區內婦女開展免費“兩癌”篩查,向所有助產機構首次產檢建冊孕婦提供免費“三病”篩查,高明區人民醫院建設區級出生缺陷綜合干預中心,計生服務站獲得“全國優秀計生機構”稱號,出生人口素質不斷提升。2020年,全區婚前醫學檢查率74.34%,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率100%。
?。ㄈ┙】捣账匠掷m提升
“十三五”期間,高明區持續加大政府財政投入,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充實人才隊伍,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2020年,全區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57間,比2015年增加18.05%;住院床位數1886張,每千人口床位數4.19張,比2015年增加9.97%;執業(助理)醫師1202人,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2.67人,比2015年增加26.54%;注冊護士1284人,每千人口2.86人,比2015年增加18.67%;全科醫生114人,每萬人口全科醫師數4.11名。高明區人民醫院新生兒病房項目順利完成,醫養結合項目順利動工。高明區中醫院通過了廣東省胸痛中心驗收,并建立了佛山首個全國基層名老中醫專家傳承工作室。新市醫院新門診大樓項目順利完成,并啟動了綜合大樓建設項目。
?。ㄋ模┞圆》揽卦偕闲屡_階
健全政府主導的慢性病綜合防控協調機制,始終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動員社會、全民參與”的工作方針,結合實際抓好慢性病防控的政策完善、環境支持、體系整合,建成防治結合、分工協作、優勢互補、上下聯動的慢性病綜合防控體系。提升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水平,實現慢性病全程管理,完善慢性病危險因素監測評估體系。慢性病防控環境顯著改善,全區高血壓、糖尿病重點慢性病規范管理率分別為63.29%和61.04%,因慢性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降低,創新開展慢性病“隨訪服務月”項目,“十三五”期間獲得“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稱號,并啟動國家級慢性病綜合示范區創建工作。
?。ㄎ澹┬l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
2019年,高明區制定基層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區級統籌改革實施方案,將6間基層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管理權上提區級統籌管理,構建以區統籌管理為主、鎮(街道)共同參與、區鎮一體化的管理新體制。建立不同層次醫聯體,實現全區診療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高明區中醫院牽頭與基層公立醫療衛生單位共建中醫藥健康管理??坡撁??;鶎俞t療機構全面實施“公益一類事業財政供給、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管理”,加大獎勵性績效工資占比,激發基層活力。
?。┗鶎有l生工作有序推進
形成“區健康服務中心+鎮(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居)社區衛生服務站”的一體化管理新模式,完成設置緊密型一體化管理村(居)衛生站15間,規范化服務能力得到提升。全區家庭醫生簽約近20萬人,覆蓋率45.15%,重點人群簽約覆蓋率64.04%,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全面建立。困難人口家庭醫生簽約2372人,簽約率100%。建立家庭醫生??坡撁?,開創“聯合病床、網格管理”管理模式,2018年至2020年,全區共建立家庭病床1456床次,家庭病床巡床服務約21691床次。
?。ㄆ撸┽t聯體建設進一步落實
制定《高明區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實施方案》,積極推進跨區醫聯體建設,“十三五”期間,高明區人民政府分別與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佛山市中醫院簽約,共建高明區人民醫院與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高明區中醫院與佛山市中醫院的醫聯體,推動診療技術和管理水平提升。全面推進高明區內醫療機構醫聯體建設,建立由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牽頭的區內醫聯體,區中醫院牽頭與基層公立醫療衛生單位共建中醫藥健康管理??坡撁?,推動中醫專家團隊下基層。
?。ò耍┮咔榉揽厝〉秒A段勝利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高明區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在抗擊新冠疫情期間,嚴格貫徹執行上級決策部署,嚴防死守,實施嚴密的新冠疫情防控策略,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進一步筑牢群防群治嚴密防線,為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三、面臨的主要問題
?。ㄒ唬┕残l生體系有待完善
高明區公共衛生防控體系建設不完善,存在疾病預防控制體系不健全、衛生應急網絡覆蓋不全面、傳染病早期預警能力有待提升等問題,導致公共衛生應急處置能力和協調性不足,難以妥善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疾病防控體系不夠健全,受人員編制及疾控機構業務用房等問題影響,實驗室檢測能力不足,傳染病日常監測、應急預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現場處理、流行病學調查等工作開展困難。公共衛生服務系統信息化程度較低,及早發現、及時報告、妥善處置等能力有限,分區域分級別精準防控水平有待提升。應急保障體系不充分,專業能力、資金投入和人才儲備不足,醫療救助、物資儲備、調運保障方面不夠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基層網底建設有待加強,鎮(街道)、村(居)的疾病防控工作職責有待進一步強化,防控人員知識儲備及應急處置能力不足。醫療服務體系與公共衛生體系的分工協作機制不完善、聯通共享環節欠缺。難以形成反應及時、信息透明共享、統一部署、職責分工明確的共同應對機制?!?/p>
?。ǘ┵Y源總量不足分布不均
衛生健康事業的總體投入不足和有限資源的配置錯位導致資源緊張、利用率偏低。高明區衛生資源總量與佛山市平均水平仍存在差距,區域內高水平的醫院較少,醫療服務人員與整體醫療行業發展的不匹配,服務缺口大,醫療服務的結構性失衡明顯且仍在加劇。省市級杰出青年醫學人才、骨干人才匱乏,特色??萍爸攸c??茖W科帶頭人不足,高職稱、高學歷人員比例較少,關鍵崗位和緊缺崗位人才缺口大。全區醫療資源地域分布不均,優質資源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區,即高明東部地區,經濟發展程度相對較低的中部及西部地區的醫療資源相對匱乏,除鎮衛生院以外僅有幾家民營醫院。
?。ㄈ┓旨壴\療制度尚未健全
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體系尚未完善,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不強,醫療服務質量不高,全科醫療服務非常薄弱,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存在“重簽約、輕服務”的現象。由于中心城區綜合醫院的虹吸作用,各鎮(街道)的居民更傾向前往中心城區的綜合醫院或更高級別的醫院就醫。2020年,全區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數為334.31萬人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115.65萬人次,占全區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的34.59%。由于未能真正實現分級診療,醫療資源利用不充分,就醫效率低,群眾獲得感不高,健康服務供給距離人民滿意差距較大。
?。ㄋ模┗踞t療衛生服務薄弱
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與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發展不充分的矛盾仍然存在?;鶎俞t療機構普遍存在醫療設備配備不足、現有醫療設備落后,業務用房不足、基礎設施陳舊的問題?;鶎臃諜C構信息化程度較低,智能健康管理平臺建設仍需進一步完善,信息系統未與門診系統、體檢系統對接,且尚未開放居民健康檔案查詢功能,影響社區衛生服務的質量提升?;鶎有l生機構人員收入、工作平臺和職業發展前景局限,吸引力不足,人才招聘困難,缺乏高層次、高水平人才,難以建設穩定的人才隊伍?;鶎俞t療機構現狀嚴重影響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群眾的就醫體驗差,加劇服務人群外流。
?。ㄎ澹┬l生監督能力亟待提升
區衛生監督涉及業務范圍廣泛且專項監督任務繁重,人員編制短缺,一線執法人員嚴重缺乏,衛生監督員配置遠低于全省要求的標準配置,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相對較低,硬件設施比較薄弱,執法監督車輛、檢測設備和取證工具數量少。鎮(街道)公共服務辦(衛生健康辦)專業能力不足且執法人員流動性大、執法力量薄弱。區、鎮兩級衛生監督執法職能機制有待進一步理順,衛生監督協管機制未充分發揮。綜合可得,衛生監督隊伍的綜合執法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衛生監督信息化建設尚未完善,信息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對衛生監督信息化的工作落實帶來一定的影響,覆蓋區衛生監督的電子政務系統尚未達成信息共享的目標。
四、“十四五”時期機遇與挑戰
?。ㄒ唬┬l生政策體系愈發健全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織牢國家公共衛生防護網,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務,是新時代健康衛生工作的綱領?!丁敖】捣鹕?030”規劃》提出要進一步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不斷提高健康領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完善健康優先的制度設計和政策體系。
?。ǘ┤嗣窠】敌枨笕找嬖鲩L
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推動社會文明的進步?!笆奈濉睍r期,人民群眾對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對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提出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建設以預防為主、平戰結合、中西醫并重的現代化醫療衛生體系。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老年人群衛生健康問題日益突出,老年人追求更高質量的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
?。ㄈ┬屡d技術發展勢頭迅猛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醫療衛生體系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大數據、人工智能、AI技術、5G等新技術應用日益廣泛,將其與醫療衛生系統有效結合、更好地服務于人民,是構建現代化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大勢所趨。信息化醫療平臺提升了醫生的工作效率與醫療服務質量,從而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和信任度,提高了醫院的服務水平與核心競爭力。
?。ㄋ模┕残l生風險持續存在
隨著人民生活方式和行為的改變,疾病譜也發生了明顯改變,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以及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發生率不斷增加。高明區面臨更加復雜多變的生物安全形勢,應完善傳染病防治工作機制,嚴防新發、再發傳染病事件發生?!笆奈濉逼陂g,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感等突發傳染病挑戰仍然存在,一旦疫情大規模爆發,短時間內擠兌醫療資源,加重疫情防控壓力,不僅對經濟造成巨大損失,且對健康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ㄎ澹┙洕l展形勢日益復雜
中國經濟仍處于結構轉型期,受國內外形勢綜合影響,經濟下行壓力逐步加大,財政收支矛盾突出,衛生籌資面臨現實壓力,衛生健康事業發展面臨挑戰。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徹底打亂各國的經濟社會秩序,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也對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二章 規劃總則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轉方式、重基層、補短板、提效能,聚焦于區域健康一體化建設,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能力,優化調整區域醫療資源的整體布局,加快推進健康高明建設,堅持以人民生命健康為中心的思想,建立起一個效率高、口碑好的健康服務體系。堅持新發展理念,強基礎、重基層,引導優勢資源下沉,促進區域衛生健康事業均衡發展,提高區域內居民優勢醫療資源的可及性,以創新帶動區域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提高平戰結合能力。堅持預防為主的思想,強化中西醫結合發展,集中力量補齊短板弱項,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充分發揮民營醫療機構的重要作用,提高區域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積極探索“健康高明”建設,為高明區的人民群眾提供切實可靠、安全高質、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
二、基本原則
?。ㄒ唬﹫猿终I導 多方參與
政府應該積極承擔本區域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責任,對區域衛生資源進行合理規劃、政策傾斜、財政投入及監督管理等。同時,應該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對公立醫療機構發展薄弱和不足之處,鼓勵民營醫療機構及時補位、錯位發展,形成多元化辦醫的格局,提高高明區醫療發展水平。
?。ǘ﹫猿职l展創新 提升效能
引入創新發展機制,堅持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人工智能+醫療”等新模式,加強區域醫療系統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推進基本醫療服務均等化,提高優勢資源的可及性。優化就醫流程,提高就醫效率,降低患者醫療費用,緩解患者身心壓力。積極發揮人工智能在醫療服務中的作用,給醫療事業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
?。ㄈ﹫猿诸A防為主 中西并重
積極開展線上線下的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活動,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普及通用的醫學健康知識和技能,提高群眾的醫學健康素養。完善婦幼保健體系,倡導婚前體檢,降低出生缺陷。針對老年人健康、職業健康和精神衛生等方面,構建更完善的體制機制,促進醫養康護一體化發展,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健康保障,重視職業衛生的監督和防范,完善精神衛生建設。重視中醫藥在醫療服務中的重要作用,切實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發揮中醫藥在康復治療、慢性病診療中的優勢,促進區域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ㄋ模﹫猿謴娀鶎?均衡發展
積極引導優勢醫療資源下沉,加強基層網底標準化建設,推動基礎設施和項目建設,健全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完善服務功能,發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健康“守門人”的作用。以維護社區居民健康為中心,提供疾病預防控制等公共衛生服務,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初級診療服務,慢性病管理和康復服務,整合基層現有醫療資源,促進衛生健康事業均衡發展。
?。ㄎ澹﹫猿忠婪ūO督 科學管理
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明確醫療監管的定位和責任,推進依法行政、規范執法,全面推進信息公開,健全權責明確、透明高效的醫療監管機制,運用信息化等手段提高監管的效率和成效,將衛生健康事業的監督落到實處,提升執法的效能,推進衛生健康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建立一個與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和群眾醫療健康需求相適應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分級診療制度進一步完善,人人均能享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區域醫療服務影響力大幅提升。
?。ㄒ唬狈揽啬芰Υ蠓嵘?/p>
監測預警能力顯著提高。把增強早期監測預警能力作為當務之急,形成完善的傳染病疫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系統,改進不明原因疾病和異常健康事件監測機制,健全多渠道監測預警機制,建立智慧化預警多點觸發機制,提高評估監測敏感性和準確性,把握最佳時機,爭取戰略主動,預防控制能力大幅提升。堅決貫徹預防為主方針,立足更精準更有效地防控,穩定公共衛生投入,形成完善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立適應現代化公共衛生體系的人才培養使用機制,提升傳染病現場處置能力,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提升群眾動員能力,形成防治結合、專群結合、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嚴密防線,應急救治能力明顯加強。堅持平戰結合、統籌應急狀態下醫療衛生機構動員響應、區域聯動、人員調集原則,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發揮中醫藥在重大傳染病救治中的獨特作用。形成完善的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體系,提高物資保障能力。應急醫療物資保障是區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打造醫療防治、物資儲備、產能動員“三位一體”的保障體系,健全區域重要醫療物資保障調度平臺,加強科學調配,滿足重特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處置需要。
?。ǘ┗鶎泳W底建設切實落地
完善基層衛生機構的網底建設,基層醫療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在整合區域內已有資源的基礎上,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信息化,加強基層相應業務機構、科室和人員的合理化配置,注重特色科室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強化基層抓手的作用,服務群眾、提高醫療效率,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規范醫療業務服務模式,實現服務能力的總體提升。加強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建設,拓展進修學習平臺,注重待遇保障,吸引優秀人才。進一步推進基層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標準化建設,并在鎮(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下設村(居)的疾病防控體系機構,落實分級診療制度以及家庭醫生制度。到2025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高質量、高水平、個性化的醫療衛生服務,滿足區域內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形成完善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委員會能力建設,做好對鎮(街道)和村(居)公共衛生委員會骨干人員業務培訓和指導,提高其專業素質和工作效能。鎮(街道)要履行主體責任,加強對公共衛生委員會建設的指導、支持和幫助,落實資金保障、物資儲備、人員培訓等工作,確保村(居)公共衛生委員會長效運行。提高基層公共衛生應急保障、傳染病的日常監測、流行病學調查能力、傳染病早期預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能力。
?。ㄈ┚用窠】邓讲粩嗵岣?/p>
到2025年,全區居民健康水平不斷提升,基本健康知識知曉率普遍提高,科學健康觀念深入人心,實現健康的生活方式、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良性協調發展,城鄉居民健康差距進一步縮小。居民慢性病狀況是反映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衛生保健水平和人口健康素質的重要指標,高明區慢性病防控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規范管理率明顯上升,傳染病、精神病、職業病管控進一步加強,兒童、孕產婦、老年人健康管理覆蓋率進一步擴大,孕產婦、嬰兒死亡率控制在較低水平,居民平均期望壽命提高到82.3歲。
四、主要指標
“十四五”期間衛生健康事業主要發展指標一覽表
備注:根據《佛山市高明區人口發展規劃(2020-2030年)》的數據,高明區到2025年,服務人口按54萬;到2030年服務人口按77萬進行測算,適度超前,彈性配置醫療衛生資源。
第三章 重點任務
一、完善公共衛生體制機制 提高應急防控水平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凸顯了公共衛生安全體系的重要性,為進一步優化監測預警、精準防控等能力,完善區級疾病預防控制、公共衛生應急機制,將建立高明區公共衛生大樓(占地面積不少于20畝,2025年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新建公共衛生大樓將整合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管理、血站等公共衛生服務功能,實現一體化管理,大力提升我區公共衛生服務科學化、智能化、精準化,促進全區公共衛生服務提優提質。
?。ㄒ唬┩晟浦卮髠魅静》揽伢w系
為進一步做好傳染病防治工作,預防重大疫情的發生,切實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維護正常的社會生產和生活秩序,加強高明區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實施疾控機構標準化建設工程,在設備、物資以及人員隊伍方面實現全面提升。
重點做好監測預警、應急響應系統建設;加強應急儲備,健全應急預案。把應急物資保障作為傳染病防控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按照集中管理、統一調撥、平時服務、疫時應急、采儲結合、節約高效的原則,盡快健全相關工作機制和應急預案。加快推動檢驗檢測實驗室建設,更新基礎儀器設備,優化高端裝備配置,提升技術儲備,提高檢驗應急能力。配齊衛生應急隊伍,明確應急管理專職領導及應急專職人員,提升中心衛生應急工作領導能力、管理能力。
建立集中高效的指揮管理現代化體系,做到指令清晰、系統有序、條塊暢達、執行有力,完善重大疾病救治體系建設。強化多部門協同作戰、應急協調聯動,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制度,優化管理體制機制,推動公共衛生服務與醫療服務高效協同,健全聯防聯控、防治結合、群防群治工作機制。
建立健全基層機構網底,發揮基層哨點作用,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充分發揮基層機構的防控作用,強化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疾病預防職責,夯實公共衛生體系基礎。
?。ǘ┰鰪娭卮蠹膊》揽啬芰?/p>
全面增強疾病監測與防控能力。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以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為重點,建立“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一體化慢性病綜合防控模式。實施重點慢性病監測和早診早治,全面開展血壓血糖升高、血脂異常、超重肥胖、肺功能不全等慢性病高危人群的患病風險評估和干預指導,控制危險因素,降低高危人群發病風險。加快互聯網慢病管理體系建設,構建基于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慢性病多因素綜合風險評估、篩查、干預和管理機制,鞏固高明區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的創建成果,按更高標準創建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廣東省健康促進區。加強病毒性肝炎、結核病、艾滋病等慢性傳染病防控,落實傳染病“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工作原則。降低居民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逐步規范結核病防治及診療管理;加強艾滋病的治療和隨訪管理,切斷傳播途徑,使艾滋病感染率保持在較低水平。加強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治和應急處置。
?。ㄈ┩晟圃呵凹本确阵w系
依托佛山市120急救指揮中心,優化系統對接,加強末端工作。完善急救體系站點建設,在西安片區設立一個急救站點,與高明區人民醫院、高明區中醫院、楊梅醫院、華立醫院、更合鎮中心衛生院共同構成高明區急救網絡,健全高明區急救體系。按照每三萬人口配置1輛的標準配置救護車,其中40%以上為負壓救護車,公立醫院車輛設備由政府財政投入,民營醫療機構提供的急救服務由政府購買。完善重大傳染病醫療救助體系硬件建設,加快發熱門診、發熱哨點診室的標準化建設,在綜合醫院規范建設發熱門診,并設置不少于5張隔離留觀床位。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獨立發熱哨點(排查室),有條件的機構可以設置發熱門診。
二、優化全區醫療資源配置 建成高效服務體系
進一步深化健康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資源整合。擴大優質醫療資源供給,整合區域現有的區屬醫療機構資源,保證基層醫療資源供給,優化資源配置,推動醫療機構差異化發展,提升區域總體服務能力和水平,取長補短、錯位發展,構建高質量、緊密型、連續性、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體系。整合區域醫療資源,提升全區醫療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
?。ㄒ唬﹥灮瘏^域醫療衛生資源配置
根據區域內人口數量、結構、衛生健康服務需求現狀和變化趨勢,有序推進區域醫療衛生資源空間布局優化。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打造區級高水平醫療機構,配合建設市屬醫院。持續推進高明區人民醫院創建“三級甲等醫院”工作,支持高明區中醫院按三級醫院標準建設成為有區域特色的中醫醫院,優化升級更合鎮中心衛生院現有醫療資源,按照二級綜合醫院標準建設成為高明區第二人民醫院?!笆奈濉逼陂g,新建或升級改造三級醫院2間、二級醫院3間。
?。ǘ﹥灮蠇D幼衛生資源配置
優化婦幼衛生資源配置,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婦幼保健能力,完善孕產婦和新生兒危急重癥搶救網絡,提升高危產婦和新生兒醫療保健救治能力。高明區計劃生育服務站圍繞婦女健康需求,堅持引進新項目、新技術,發展為一所以婦女常見病、多發病診治,不孕不育治療為主的??漆t院。進一步優化整合區人民醫院和區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站職能,實現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并在此基礎上積極推進高明區婦幼保健機構的建設。
三、提升基層醫療機構建設 普及優質服務能力
強化政府責任、加大財政投入、適當政策傾斜,全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健康服務能力,優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布局,建立符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特點、科學合理的薪酬激勵機制,加強人才引進與培養、為基層機構注入新鮮血液,逐步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穩步推進分級診療,全面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ㄒ唬┩晟苹鶎俞t療機構設置布局
全面規劃升級、改造、新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優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布局,加強標準化建設,織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網底?!笆奈濉逼陂g,根據高明區實際情況和需求,統籌考慮優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衛生服務站配置。按照常住人口超過十萬的,每新增5~10萬人口,增設一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分中心,實現全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業務用地及設備全面達標,基本實現十五分鐘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圈。將城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城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城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資源整合,共同組建一家綜合性社區醫院,根據服務需求,按片區設置3-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包括新設西江新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造“防、治、康、管”四位一體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機構,補齊公共衛生防強治弱的短板。社區醫院主要業務是做好中心城區、西江新城及河江片區的多發病、常見病、慢性病診治服務,與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實行錯位發展,進一步提升社區公共衛生服務水平,為群眾提供更優質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ǘ┨嵘鶎俞t療機構服務能力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負責社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常見病、多發病、地方病的診療服務,加強醫學??平ㄔO,結合全區醫療衛生資源布局,針對性地在基層醫療機構規劃重點特色??平ㄔO,以滿足群眾需求,提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診療、康復、護理、公共衛生等服務功能,完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政府提供基本衛生服務平臺的職能,逐步完善基層醫療服務體系與服務項目。以家庭醫生簽約作為社區基本服務模式,加強部門間聯合,衛生、民政、社保部門在家庭醫生簽約方面做好配合,落實家庭醫生制度,全面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診療服務能力,豐富服務內容,優化服務內涵,創新服務模式。積極探索將提供家庭醫生服務的社會辦醫療機構納入家庭醫生服務管理體系。在確保服務質量和簽約居民獲得感、滿意度的前提下,循序漸進積極擴大簽約服務覆蓋率,逐年提高群眾滿意度。
?。ㄈ┙⒒鶎涌茖W合理激勵機制
完善績效評估機制,健全薪酬制度。加快建立符合高明區基層醫療衛生現狀及發展要求的薪酬制度,優化績效考核模式和指標,在保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益性前提下,建立合理的績效分配機制,充分調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積極性。完善監測評價制度,重點監測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下沉、醫?;鹗褂?、公共衛生服務落實等情況,加大基層醫療機構就診率、基層診療占比、雙向轉診數量和比例、慢性病患者健康改善等指標的權重。評估結果與財政補助、醫?;?、評先評優、及醫療機構人員的薪酬待遇、職務任免、個人獎懲等掛鉤。
四、推動中醫事業持續發展 創新特色診療模式
積極創建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區,實施基層中醫館能力再提升工程,發展針灸等中醫非藥物療法,積極推廣適宜技術,提升基層中醫醫療服務能力。積極推進中醫藥事業發展,堅持中西醫并重。推廣中醫適宜技術,發揮中醫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促進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發展,構建中醫治未病預防保健新模式。提升中醫康復服務能力,推動中醫醫院與老年護理院、康復療養機構開展合作,提供中醫養老健康服務。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持續推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中醫業務,鼓勵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設中醫特色專病門診,加強基層中醫藥特色診療區建設,提高基層慢性病、常見病、多發病的中醫診療水平。加強基層機構中醫業務開展的扶持力度,深入推進中醫藥特色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強化中醫診療在健康管理、護理、康復等多方面的引領作用。充實中醫人才隊伍,建立有效的人才保障和激勵機制。發揮高明區中醫院在基層醫療機構中醫領域的帶頭作用,加強高層次中醫藥人才培養,推進以中醫類別全科醫生培養為主的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重視基層中醫藥人才的培養,推進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推動醫保相關政策向中醫藥傾斜,解決中醫藥報銷比例低、中醫看病貴的問題,推動上級醫保部門將中醫特色診療項目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五、推進公立醫院高速發展 打造區域醫療高地
公立醫院是醫療服務體系的中堅力量,加強公立醫院建設、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是打造醫療高地的基礎。以公立醫院考核指標為導向,促進公立醫院管理創新,提升公立醫院內部管理水平。強化體系創新、模式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聚焦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推動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管理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實現公立醫院技術不斷進步、就醫更加便捷、服務更加貼心、管理更加科學、運行更加高效的目標。
高明區人民醫院建設成為區域醫療中心。全力推進高明區人民醫院高水平“登峰計劃”,保證財政支持力度,加大醫保政策、醫藥政策支持,持續推進高明區人民醫院創建“三級甲等醫院”工作,將其建設成為佛山市西部高水平醫院。采取原地擴建(家屬樓搬遷、新建綜合大樓)模式,解決醫院用地不足以及分設3個院區導致管理渙散的問題。新建綜合大樓高標準打造區域高端體檢中心及五大醫療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救治中心、高危孕產婦救治中心及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
高明區中醫院建設成為區域特色中醫醫療、預防保健和技術指導中心。在中部地區按三級醫院標準異地規劃重建高明區中醫院,新建區中醫院業務用房不少于6萬平方米,設置不少于500個床位,滿足荷楊一體化的醫療布局需求。大力發展中醫特色科室,骨傷科、康復科、中醫健康養老等,加大對區中醫院扶持力度,更好地發揮中醫藥在醫療領域的重要作用,突出中醫藥特色和優勢。加強“互聯網+醫療服務”的工作,推進互聯網中醫護理以及線上配藥送藥等便民惠民服務。
高明區更合鎮中心衛生院建設成為高明區第二人民醫院。以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的規劃建設為重要契機,繼續堅持社區醫院的發展方向,為“臨空經濟體”的建設提供配套的醫療保障。按照二級綜合醫院標準啟動對更合鎮中心衛生院的升級改造為高明區第二人民醫院,新建綜合大樓、業務大樓,完善醫療設備配置,提升其整體的醫療服務能力。
引進高端醫療機構,提升我區醫療整體實力,針對我區居民主要住院疾病和外出轉診主要病種,引進在相關專業領域具備國內領先優勢的醫療機構。一是配合做好西江新城片區佛山市公共衛生醫院的建設,促進醫學教育資源引入,推動醫學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研教學、成果轉化、產業發展等全面發展。二是推動中醫康養醫院建設,依托佛山市中醫院技術優勢,發揮中醫特色??苾瀯?,在治療慢性病和康復治療、術后康復、中醫保健、健康調理方面達到新水平;利用好市中醫院中藥制劑的優勢,進一步拓展中藥制劑市場,打出品牌效應,提升影響力。
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完善分級診療制度
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著力解決基本醫療衛生資源均衡配置等問題,加強三醫聯動改革,使醫改的成果更大地惠及人民群眾。
?。ㄒ唬┻M一步完善現代化醫院管理制度
全面加強公立醫院黨的領導,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醫院黨建工作指導委員會作用,推動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設黨委的公立醫院全部實行書記、院長分設,進一步完善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完善議事決策機制。堅持基本醫療衛生健康事業公益屬性,以提高醫療質量和效率為導向,推動各級醫院管理模式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加強預算約束,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中醫藥管理部門或政府辦醫機構要根據行業發展規劃和醫療費用控制目標,對醫院預算進行審核。強化公立醫院成本核算,探索建立醫療機構成本信息庫。加強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提高公立醫院病案、臨床路徑、藥品、耗材、費用審核、財務和預算等方面的精細化管理水平,控制不必要的費用支出。優化醫院治理結構,健全醫院決策機制,規范權力運行規則,提高醫院運行效率。完善人事薪酬制度,優化編制管理,建立人員聘用、崗位管理、職稱管理和收入分配方面的管理制度,公立醫院在核定的薪酬總量內進行自主分配,遵循“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原則,允許員工收入差異化,激發工作人員積極性。在人事薪酬方面對編制內外人員統籌考慮,避免編外人員出現“多勞少得”現象。加強績效考核管理,完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體現醫務人員在崗位職責、工作量、服務質量、行為規范、醫療安全、費用控制和醫德醫風方面的差異,以此進行考核,將考核結果與職稱、薪酬掛鉤,促使醫療機構往更高質量方向發展。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落實黨和政府對醫院的領導責任,建立符合實際的現代化醫院管理制度。
?。ǘ┩七M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制度改革
堅持政府領導,圍繞新時代醫療保障制度總體發展方向,以現行藥品價格政策為基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持續健全以市場為主導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深化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制度改革,堅持“帶量采購、量價掛鉤、招采合一”的方向,使藥品價格控制在合理水平。堅持質量標準,對集中采購藥品的質量嚴格要求,通過一致性評價為質量托底,保證藥品降價不降質,防止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通過“帶量采購、量價掛鉤”,推動醫藥企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升級,促進良性競爭,進一步降低藥品價格。深化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改革,進一步控制公立醫院藥品銷售費用,改變“帶金銷售”模式,凈化醫務人員行醫環境,促進合理用藥,為深化公立醫院制度改革創造條件。持續推進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改革,完善藥品集中采購機制,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提高醫保資金使用效率,提升群眾的醫療保障水平。
?。ㄈ┘涌焱晟品旨壴\療服務體系建設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化分布,完善分級診療服務體系。集中力量解決醫療資源配置優化問題,加大區域內優質醫療資源建設力度,提升服務能力、擴大影響范圍,通過其輻射效應,帶動整個區域進行發展;加強對基層和資源匱乏地區的扶持,逐步改善現狀、提升服務能力,實現醫療資源區域內均衡分布。進一步加強以家庭醫生為基礎的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完善分級診療運行機制,通過醫聯體、托管、簽訂合作協議等多種形式建立上下聯動、分工協作的區域醫療服務體系。完善并落實雙向轉診制度,全面提升分級診療服務能力,建立起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
?。ㄋ模┏掷m推進全民醫保制度建設改革
堅持“?;?、促公平、筑底線、可持續”的原則,持續推進全民醫療保障制度改革,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推進健康中國戰略實施,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健全穩定可持續的籌資運行機制,完善醫保繳費參保政策,實施繳費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掛鉤,靈活調整參保繳費方式。完善重大疾病醫療救助制度,強化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功能,提高居民疾病保障水平。完善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以適應群眾的醫療需求,動態調整目錄中藥品、耗材和診療項目等,將臨床價值高、群眾需求大的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落實異地就醫結算,解決參保人異地就醫結算困難的問題。積極推進醫保信息化建設,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統一醫療保障業務標準和技術標準,建立統一、高效、兼容、便捷、安全的醫療保障信息系統,提升醫保系統服務水平。健全醫?;鸨O管機制,大力推進監管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醫療保障信用管理體系,堅決打擊欺詐騙保、危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行為。積極發展商業醫療保險,充實醫保領域,豐富醫保產品供給,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增加人民群眾選擇。
?。ㄎ澹┥鐣k醫與公立醫院差異化發展
社會辦醫是對公立醫療機構的補充,是醫療衛生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長期以來服務量較小、發展困難,難以與公立醫院進行競爭,鼓勵社會辦醫在公立醫院薄弱的領域發力,推動社會辦醫與公立醫院錯位發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引導民營醫療機構發展醫養結合模式,彌補高明區公立醫療機構在醫養結合方面的不足。具備實力的醫療機構可建設養老院與醫院融合發展,建設醫養融合養護中心,建設區域性健康養老示范基地,政府給予相關支持;支持民營醫院開展老年護理、大病康復、臨終關懷等服務,探索建立醫養康護一體化養老模式,建立健全醫療、護理、養老、康復四位一體的新型養老模式。
七、優化重點人群服務管理 提升居民健康素養
提升重點人群健康管理水平,切實推動簽約服務、基本公衛、醫防融合三項工作有機結合共同發展,真正實現全程全周期服務。推進廣東省健康促進區創建工作,開展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樹立“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健康觀念,從健康理念以及基本知識、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等三方面來推進全區的健康教育,以提升全區居民健康素養水平。
?。ㄒ唬┨岣邒D幼健康水平
以提高人口出生素質,保障生殖健康為重點;以為婦幼健康服務為宗旨,優化服務模式。推進一級預防,推進孕前健康檢查服務,提高孕早期健康教育力度;規范二級預防,在孕產婦懷孕早期,通過檢查鑒別胎兒是否有先天缺陷,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積極開展三級預防,對新生兒進行全面的疾病篩查,積極診治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兒。
根據婦女保健要求,提高婦女常見病、多發病篩查率,加強宮頸癌和乳腺癌的早期篩查力度,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加強全區孕產婦保健管理,圍繞生育、節育、不育,推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轉型發展。對流動人口、已婚婦女、未婚育齡、更年期人口等提供生殖健康公衛服務,掌握影響婦女健康的主要因素,保障婦女身心健康。
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優化生育全程服務,加強婚育指導、避孕服務和女職工保護,開展孕前保健和產前篩查服務,保障母嬰安全,推動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有序有效開展,加強新生兒疾病篩查和救治。優化資源配置,整合全區產科與兒科的醫療服務能力,完善孕產婦和新生兒的醫療保健救治網絡。
提升目標人群宮頸癌疾病防控意識,建立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適齡女生HPV疫苗免費接種協作機制,提高我區女性健康水平。實施城鄉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免費檢查項目,加強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和診斷技術創新應用,強化篩查和后續診治服務的銜接,促進早診早治,普及宮頸癌和乳腺癌防治知識,提高婦女的防治意識。推進適齡婦女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免費接種工作,逐步將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接種納入公共衛生服務,到2030年,全區90%的15歲以下廣東省戶籍女生完成HPV預防性疫苗全程免疫。
?。ǘ┍U蟽和】党砷L
啟動健康兒童行動計劃,促進兒童全面發展。優化資源配置、促進防治結合,推動兒童衛生健康事業平衡發展。及時建立兒童健康檔案,開展新生兒訪視,對幼兒進行體格檢查、生長發育監測及評價,掌握兒童的基本情況和健康狀況,提出合理健康指導。提高兒童重點疾病防治水平,關注兒童身心健康。聯合各方進行兒童健康教育,重點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開展口腔衛生項目,對超重兒童青少年有針對性地進行干預,增強兒童青少年均衡膳食和體育鍛煉的意識,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ㄈ﹥灮夏耆巳悍?/p>
加快完善老年醫療資源布局,建立健全以基層衛生機構為基礎、綜合醫院老年醫學科為支撐的老年醫療服務網絡,發揮家庭醫生作用,形成上下暢通、科學合理的轉診制度,為老年人提供多樣化、多層次、全方位的健康服務。推動醫養結合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機構合作機制。完善社區醫院老年服務功能,為老年人提供綜合性、連續性的健康服務。重視對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的評估,提供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和健康指導服務,推進家庭病床服務,將醫療服務延伸至老人家中,讓失能老人享受長期護理服務。加強綜合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聯動,構建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克服醫療服務體系現有的碎片化問題,優化老年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鼓勵社會力量開辦養老機構、開展醫療服務,促進老年人群的醫療、康復、生活照料、護理的一體化服務。
?。ㄋ模┨岣邭埣踩巳罕U?/p>
落實殘疾人的健康幫扶、兜底保障政策,提升殘疾人保障水平、福利待遇。大力加強殘疾預防宣傳教育,積極探索建立具有特色的殘疾預防工作模式。完善醫療機構無障礙設施,推動殘疾人康復和托養設施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優先為殘疾人提供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等簽約服務,建立醫療機構與殘疾人專業康復機構雙向轉診機制。加大對符合條件的低收入殘疾人、重癥殘疾人的救助力度,健全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實施國家殘疾預防行動計劃,增強全區居民殘疾預防意識,對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致殘疾病及其因素進行防控,從源頭上防止殘疾的發生。
?。ㄎ澹┘訌娐殬I健康保護
加強職業病健康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方針,加強職業健康宣傳教育、管理與服務,對勞動者進行職業衛生培訓。落實用人單位主體責任,完善職業病防治工作責任制,組建職業健康監督執法隊伍,加強部門協作,建立高效、統一的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和職業病鑒定信息溝通機制。
制訂職業病調查方案,按時開展職業健康檢查,對重點職業病進行調查、監測。對職業人群建檔,進行風險評估,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網絡。切實加強職業病防治工作,定期開展重點行業、重點人群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將職業性塵肺病、噪聲聾、化學毒物中毒等重點職業病的防治納入重點職業病監測范疇。加強對職業衛生和放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職業病診斷機構、職業健康檢查機構和放射診療機構的監督檢查力度。嚴格查處違法違規行為,預防職業病的發生。對診斷為職業病的勞動者實施分類救治救助,做到“應治盡治”,加強對符合條件職業病病人醫療救助和生活保障。
?。┨岣呱】邓?/p>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促進生育政策落地,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
組織實施好三孩生育政策,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建立健全覆蓋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務體系,做好生育咨詢指導,健全人口預測預警制度;取消社會撫養費等制約處罰措施;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分級制定托育服務發展相關規劃,與人口規劃、城鄉規劃、城鎮化規劃等相銜接;建立健全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幫扶保障制度;提升家庭發展養育能力,完善生育休假制度、落實好生育保險待遇、加強稅收及住房支持;做好宣傳引導,營造良好的生育支持氛圍。
八、加快互聯網信息化發展 構建現代就醫模式
加強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引入新興技術,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5G等技術應用到醫療健康行業中。衛生健康部門負責組織協調本規劃的網絡宣傳工作,協調推進醫藥衛生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人口健康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居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形成以服務居民為中心,覆蓋公共衛生、人口健康、醫療服務、藥品供應等領域的信息系統。健全居民健康信息庫,加快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規范醫療機構電子病歷。推進新興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加強“互聯網+醫療健康”體系建設,推動人工智能應用于高端醫療領域,鼓勵引進醫療健康5G技術,全面推行電子票據系統。積極推進“互聯網+醫保支付”,發揮信息化在醫藥衛生領域的重要作用,做好相應政策銜接,確保服務便民惠民,適應“互聯網+醫療服務”就醫模式改變。
九、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增強人才隊伍的活力、發揮人才隊伍的作用。著眼于人才引進與培養,避免人才流失。不斷改善百姓就醫體驗,將質量控制與患者安全貫穿于醫療活動的全過程。
?。ㄒ唬﹦撔氯瞬判匠隀C制
加強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健全人才引進機制。推動人事制度的綜合改革,完善人才聘用與激勵制度,建立適應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構建以專業水平、創新能力、工作質量與效率為核心的人才評價體系,完善以知識價值、技術創新等為導向的激勵政策。引進和培養醫學領軍人才和學科帶頭人。完善科研人員職務發明成果權益分享機制,提高科研人員收益分享比例。完善基層衛生醫務人員的薪酬制度,合理提升基層人員待遇,醫療衛生機構適當采用聘用制,形成靈活的用人機制。
?。ǘ┨嵘瞬抨犖樗?/p>
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提高全區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是目標。培養醫療領域的人才后備軍和創新團隊,遵循人才成長與科研活動規律,發現、培養人才。實行開放的人才政策,吸引國內外優秀專業人才。強化全員繼續醫學教育制度,開展與知名院校校企合作,共建全科醫生培訓基地,制定人才發展傾斜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充實和穩定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壯大高明區衛生健康事業。
?。ㄈ﹦撛烊瞬虐l展環境
做好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營造尊重知識、重視人才、鼓勵創造的環境。合理提升基層人員的待遇,規范基層衛生人員職稱評審標準,暢通晉升渠道。增加緊缺專業人才崗位的吸引力,加強重點學科與特色??聘櫣芾?,開展??萍夹g指導與人才培訓工作,完善高端、專業人才引進的配套政策,為高明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及人才引進創造良好環境。
十、優化健康戰略總體布局 鞏固衛生城市成果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更加精準對接群眾健康需求,完善國民健康政策,切實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全面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堅持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實現人民共建共享。
?。ㄒ唬﹦撔陆】捣漳J?/p>
積極發展健康理療、康復調理、美容護理等新型健康產業,促進健康與養老、食品、家居、旅游等融合發展。推進地區特色化健康產業的建設,形成以個性化健康監測評估、健康顧問、體育休閑等為主體的健康管理產業。積極探索“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新模式,推動智能化醫療體系的建設,加快移動終端醫療服務和智能電子產品的應用,促進智慧化醫療服務的發展。開發集休閑旅游、健康療養、健康養生于一體的旅游項目,促進高明區旅游、文化、健康產業協同發展。培育地方特色健康產品,加快健康品牌建設,帶動地方健康產業發展。促進健康產業優化升級,實現醫療技術成果轉化,為人民提供綠色、智能、舒適的健康服務。
?。ǘ╅_展愛國衛生運動
堅持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豐富愛國衛生工作內涵,探索從環境衛生治理向全面社會健康管理轉變。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深入開展衛生鎮、衛生村創建和鞏固工作,普及國家衛生鎮。以建設健康學校、健康社區、健康醫院和健康單位(機關)等細胞工程為抓手,推進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建設??茖W規范開展病媒生物防制,廣泛動員群眾,開展以環境衛生整治為主,嚴控鼠、蚊密度為重點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防控“四害”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積極推進創建無煙場所,履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切實營造青少年遠離傳統煙草產品和電子煙的良好環境,廣泛開展控煙履約宣傳和健康干預,努力減少新增吸煙人口,將煙草危害和二手煙危害等控煙相關知識納入中小學生健康教育課程,加強無煙學校建設。
?。ㄈ┩晟平】到逃w系
積極推進健康教育體系建設,引導居民建立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普及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和傳染性疾病防控知識,提高居民健康素養,滿足群眾高水平健康服務需求。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各級別健康教育機構配備相應的工作人員和設備,形成完善的健康教育管理體系,為深入開展健康教育奠定基礎。
?。ㄋ模┘訌娦睦斫】捣阵w系建設
完善健全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提升精神衛生服務能力,進一步加強精神障礙預防、治療和康復,規范實施患者登記報告和隨訪管理,強化對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的早期發現和及時干預,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傳力度,傳播心理健康知識,推動全社會進一步樹立“身心同健康”意識。建立健全以精神衛生防治技術管理機構為主體,精神衛生專業醫療機構為骨干、社區為基礎、家庭為依托的嚴重精神障礙服務管理體系。加強基層人員培訓,進一步完善基層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小組、關愛幫扶小組的有效運轉機制,全面推廣長效針劑。
十一、提升醫學科技科研水平 推進醫療技術進步
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加強臨床醫學研究,加快診療技術創新,大力推廣普及適宜技術,加強和規范藥物臨床試驗研究,提高區域醫療技術水平。促進基礎學科與臨床學科、輔助診療學科的交叉融合。建立健全科研項目管理、質量管理、科研獎勵、知識產權保護、成果轉化推廣等制度。創新醫學科技體系,積極打造中醫藥創新平臺、“互聯網+醫療健康”創新平臺、公共衛生創新平臺等。積極參與省、市級重點實驗室、珠三角地區聯合實驗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建設,參與省、市醫學前沿領域研究。支持建立地區臨床樣本資源庫和健康研究大數據庫,建設臨床研究基地。
十二、健全衛生監督監管機制 規范衛生服務供給
進一步健全職責明確、分工協作、科學有效的綜合監管制度,完善機構自治、行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多元化綜合監管體系,促進信息化賦能,提升醫療衛生行業監管的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加強監管工作機制創建,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機制、建立健全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機制、監管信息共享機制、監管結果協同運用和問題線索移交機制,切實提升監管效能。
提高法制化監督監管水平。健全完善衛生健康系統監督監管網絡,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加強公共衛生監督。進一步推動衛生行政執法事權下放,理順鎮(街道)機構改革后的衛生監督執法工作機制,強化鎮(街道)監督執法力量。加快推動職業衛生監督網絡建設,謀劃設立職業衛生執法機構,加強職業健康技術服務、職業病診斷鑒定和體檢機構建設,解決職業衛生服務供需矛盾,提升全區職業病防治能力。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履行政府職能 加強政策引領
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協作配合,明確職責分工,著力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全力建設“健康高明”。在人員編制、基本設施建設以及經費投入方面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完善財政、稅收、教育、衛生、科技等方面的具體政策,加強政策引領。主動將本規劃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納入高明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年度目標與任務清單,明確職責,認真落實。
二、提升隊伍素質 強化后備力量
保障人員隊伍素質建設,創造有利于人才發展的環境。圍繞高明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加大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培養力度。完善能夠吸引、穩定衛生人才隊伍的具體措施,設立人才薪酬激勵制度、加強人事制度改革,確保人才隊伍結構合理,實現“同工同酬”。打造可持續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后備力量,促進衛生健康事業發展。
三、完善投入機制 推進資源整合
強化政府對衛生健康事業的投入責任,加大對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資金支持,鼓勵社會組織參與,拓展籌資渠道,形成多元化的衛生健康事業籌資機制。注重多途徑籌資,引導社會資金參與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積極發展社會慈善事業,調動個人、社會的積極性,整合資源。加大對基層衛生建設的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信息化建設,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形成以政府主導、多元化的籌資機制。
四、推動創新發展 促進合作交流
把改革創新作為引領和推動衛生健康事業科學發展的第一動力并貫穿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推動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和供給模式的有效轉變,積極謀求與科技、文化領域的結合。依據高明區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要求,針對全區面臨的主要衛生健康問題,圍繞健康、醫養結合、醫療與公共衛生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國內外醫療健康的合作交流。發展衛生健康文化,加強社會宣傳力度,進行正面宣傳,做好衛生健康文化推廣平臺。利用“互聯網+”、電視、廣播等渠道宣傳衛生健康事業當前形勢與挑戰,增強社會各界對衛生健康事業工作的認知,加強交流合作,促進高明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
五、動態監測評估 確保規劃落實
建立動態的規劃監測與考核評估機制,監督項目執行進度與實施效果,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重大項目,強化督導與考核,確保重點項目的順利落地。建立規劃中期和末期評估制度,加強監測,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適時對目標任務進行調整。建立任務明確、措施到位、責任到人的制度。加強社會監督力度,開通政府、群眾、企業三方相互監督渠道,對規劃落實情況不力的相關部門、個人進行通報,保證規劃目標的實現。
附件1
“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附件2
“十四五”醫療衛生機構設置重點項目